学院新闻

您现在的位置: 学院首页 - 新闻动态 - 学院新闻 - 正文

青铜艺术的文化解码:一场穿越千年的美学对话

 作者:金跨凤 日期:2025-03-26 浏览数:

近日,兼职教师李梅老师为24级建设工程管理3班学子呈现了一堂极具文化深度的《工艺美术史》示范课程,以“青铜器鉴赏”为主题,带领学生开启了一段跨越三千年的艺术探索之旅。本次公开课不仅系统阐释了青铜文明的艺术精髓与历史价值,更引发了关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深度思考。学院教学督导组及多位骨干教师全程观摩,课后进行了专业化的教学研讨。

青铜文明的多维解读:从器物到礼制

李梅老师以博物馆级的图像资料和权威文献为媒介,引领学生深入青铜艺术的殿堂。课程伊始,通过对商周时期代表性青铜器的赏析,系统解构了其造型美学、纹饰语言与时代特征,使学生深刻领略到古代匠人的超凡智慧。随后,从材料学角度剖析青铜合金的独特配比,详解失蜡法、范铸法等传统工艺,并深入探讨青铜器在华夏文明演进中的历史必然性,揭示其在祭祀仪轨、军事征伐、社会生活中的多维价值。

尤为精彩的是对“礼器三鼎”——镬鼎、升鼎、羞鼎的专题讲解。李老师以考古发现为据,结合《周礼》等典籍记载,生动还原了这些青铜重器在先秦礼制中的独特功用与文化内涵,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象可感。

教学反思: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

在课后的专业评议会中,教学督导组在充分肯定课程学术价值的同时,针对个别学生缺勤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。与会老师提出了系统化的改进方案:

1.价值引领:通过学术讲座、文化沙龙等形式强化学科认同,激发内生学习动力。

2.过程管理:建立智能化考勤系统,实现教学数据的动态监测。

3.协同育人:构建“任课教师-班主任-辅导员”三维联动机制,形成教育合力。

本次示范课不仅展现了传统工艺美术的永恒魅力,更体现了学院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持续探索。未来,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,打造更多具有文化深度和学术高度的精品课程,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。

(审核 丁小娟 编辑 朱芷漩)